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关于征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案例的通知》要求,联盟现组织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案例的征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2014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政策支持、组织保障、标准引领、试点示范等方面系统布局,带动全国3万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在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企业数字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应,探索出一条以贯标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为进一步挖掘贯标企业的进展成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联盟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工作要求,征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案例,通过整理编制、印刷刊发、宣传推广等环节,形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报告,系统总结企业以贯标工作为抓手加快数字化转型举措和方法,呈现贯标为企业、行业、区域、社会带来的实际效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请贵单位依据撰写要求(见附件1),围绕企业新型能力的方向类型(见附件2),形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案例,于2021年2月4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万东迎 李伟
电 话:13911282793 15201387644 010-64932153
邮 箱:bjlhrhfwlm@allcen.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千鹤一号商务楼2501
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案例撰写要求
2.企业新型能力建设的重点方向与类型参考
北京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
2021年1月26日
关注联盟公众号,获取最新活动资讯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案例撰写要求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最佳实践案例撰写要求的撰写体例、内容表述,既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经验介绍、新闻报道,也不同于学术论文,它反映的是企业在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服务升级方面的经验、路径、模式和方法,可以说是企业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创新实践、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系统总结,结合宣传推广需要,现归纳以下撰写要点:
1.结合企业贯标实践,认真分析企业成功之道,依据企业最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推进经验确定选题。
2.检索最新学术观点,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规律与趋势。
3.听取成果主创人意见,成果主要参与人员进行讨论。
4.确定案例执笔人。
应围绕为什么要推进数字化转型、如何有效实施、实施后取得了哪些成效与作用来撰写。案例原则上由题目、摘要和正文(包括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分析、企业新型能力识别与打造的方法和路径、实施效果与主要作用)等部分组成。
1.题目。要鲜明地反映出成果的核心内容及特色,概括为一句话,但不要出现本企业名称、创造人姓名以及成果内容的字母缩写等,建议体现企业重点打造并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2.摘要。主要反映企业的总体情况与新型能力打造概述(200字以内)。总体情况包含企业所属行业、地区和产权性质、主营业务、规模、效益及行业影响力等内容。新型能力打造概述包括新型能力的重点方向类型,能力打造的基本过程与最亮眼成效。
3.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分析。主要介绍为什么推进数字化转型,分析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迫切要求、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差距分析、打造新型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需求等。
4.企业新型能力识别和打造的方法和路径。新型能力识别的方法和路径主要介绍区别于竞争对手企业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需构建的新型能力体系分析,在当前阶段急需打造和形成的重点新型能力的内涵,以及与新型能力建设对应的量化指标和提升目标等,新型能力的内涵主要反映本项成果经验的基本内容和特色,需要高度概括、反复提炼(300~500字);新型能力打造过程的方法和路径作为核心内容,一般要分实施方案策划、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数据开发利用等,每个过程主要介绍推进方式与实际做法。企业新型能力识别和打造的方法和路径字数应占到整个案例的70%。
5.实施效果与主要作用。实施成效主要介绍企业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新型能力,实现新型能力量化指标提升、发展瓶颈问题缓解或解决、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等情况。主要作用需要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作为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在评定结果采信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包括企业评定结果被采信的情况,以及企业评定结果采信机制设置的情况等。
1.案例应控制在3000~4000字,并附有目录。案例中未能详述的内容,可以附件的形式加以补充。案例以第三人称阐述,不可用第一或第二人称,一般采用企业简称,不要以“我们”、“我厂”、“公司”简称。
2.案例在表述方式上应与一般的工作总结、经验介绍、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有所区别,要围绕主题,突出经验成效,表述准确、逻辑性强、不要面面俱到。既要包含实际内容,又要涵盖理论剖析,反映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般规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其他企业或行业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3.案例文字表述要科学、准确、清楚、朴素,各类表格、数据、计量单位等要按照公开出版物的标准编排,对过于专业的技术或专门术语要做出解释。案例中应辅以必要的实例和数据、图表。
4.案例层次不宜太多,尽量不要超过一、(一)、1、(1)4级。图表尽量选用现实状态,过去状态可以用文字简要介绍。举例说明时,每个问题最好只选取一个例子。
企业新型能力建设的重点方向及类型参考
经过系统梳理与总结提炼,初步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打造的新型能力项目,划分为3大能力方向、12个细分类别,每个类别下列举了典型新型能力名称,如表1所示。请企业结合贯标实践,明确最佳实践案例的能力方向、类型及名称。若供参考的能力方向及类型不能涵盖企业重点打造的新型能力,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填报新型能力方向、类别及名称。
表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打造的能力方向、类型及名称参考
打造的能力方向 (第一层级) |
打造的能力类型 (第二层级) |
企业打造的典型新型能力名称 (举例) |
A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与服务的新型能力建设方向 |
A.1网络化协同 研发设计能力 |
面向开放式交互的平台化研发创新能力 |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动机协同研发设计能力 |
||
发动机全球协同研发创新能力 |
||
面向全球异地协同的商用飞机研发设计能力 |
||
新能源客车数字化协同研发能力 |
||
A.2产品研发、 工艺设计、生产 制造一体化能力 |
与产品设计有效协同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生产管控能力 |
|
基于研制平台的红外装备研发、工艺、生产一体化管控能力 |
||
大型及高技术船舶协同研发设计和精益制造能力 |
||
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能力 |
||
A.3面向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能力 |
定制产品快速设计及订单全流程精益管控能力 |
|
面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全屋家居产品订单流程管控能力 |
||
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数字化开发与管理能力 |
||
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
||
A.4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能力 |
工程机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创新服务能力 |
|
矿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追溯与服务能力 |
||
基于云平台的矿山关键装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
||
无人船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与服务能力 |
||
工业控制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与服务能力 |
||
B面向供应链管控与服务的新型能力建设方向 |
B.1供应链高效 协同管控能力 |
供应链协同运营能力 |
基于移动云平台的产供销一体化管控能力 |
||
汽车产业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协同能力 |
||
面向集中采购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 |
||
船舶产业供应链协同运营能力 |
||
乳制品终端供应链协同管控能力 |
||
B.2供应链快速响应与持续稳定能力 |
敏捷高效的供应链物流能力 |
|
基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
||
全网型零担运输服务高效管控能力 |
||
基于智慧物流的快件时效精准管控能力 |
||
B.3财务与业务 一体化管控能力 |
财务业务一体化管控能力 |
|
供应链与财务一体化协同管控能力 |
||
财务和物资采购集团管控能力 |
||
C面向现代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的新型能力建设方向 |
C.1产能平衡与 稳定生产能力 |
基于先进控制的生产优化能力 |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能力 |
||
板材精益生产能力 |
||
水资源流域联合优化调度能力 |
||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仪器仪表精益制造能力 |
||
C.2生产全过程 一体化管控能力 |
卷烟生产全过程一体化管控能力 |
|
航空产品的一体化生产管控能力 |
||
炼钢、轧钢一体化精益生产能力 |
||
C.3智能化柔性 制造能力 |
基于生产运行智能化的生产优化能力 |
|
书膜化专用车产品的柔性信息化生产管控能力 |
||
钨钼材料制品的高效柔性制造能力 |
||
轻量化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能力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制造能力 |
||
C.4绿色制造、安全生产、质量保证等过程的精细化管控能力 |
重大建设工程的系统性安全监控能力 |
|
面向食品安全的奶源精细化管理能力 |
||
熟卤制品质量控制与质量追溯能力 |
||
精细化全过程质量管控能力 |
||
基于绿能互联平台的一体化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管控能力 |
||
C.5生产运营过程集约化管控能力 |
基于全面感知与信息共享的生产运营一体化协同管控能力 |
|
MCP运营协同管理能力 |
||
发动机协同制造与资源管理能力 |
||
面向现代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能力
|